听到来自宁波效实中学的周同学ED(Early Decision)拿到芝加哥大学录取的一刻,集思学院的办公室里爆发了一阵欢呼声。
然而,“惊喜中的必然”,可以总结为大家听到周同学录取结果时的真实反应。
作为学术重镇的芝加哥大学,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其学术标准之高,学术产出之强悍,让人印象深刻:
芝加哥大学拥有
136 位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
17 位约翰·贝茨·克拉克经济学奖获得者
6 位菲尔兹数学奖获得者,其中2位为现任教授
213 位古根海姆基金会学者
29 位麦克阿瑟天才奖学者
46 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2 位全国人文奖章获得者
15 位美国国家科学奖获得者
90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9位为现任教授
5 位总统自由勋章获得者
20 位普利策奖获得者
与此同时,它的录取率在增加了ED轮录取之后,近三年也在持续走低;今年的录取率仅有6.2%;可以说,其录取率比之藤校也不遑多让。
截止到2018年的录取率
藤校录取率
率先放弃强制提交SAT/ACT分数的芝加哥大学,却一直明显偏爱有独立想法,有学术潜质的申请人。
而周同学,即使抛开芝加哥大学录取这样的光环,也是大家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作为一名高中生,他就已经发表了以“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关性研究”为主题的论文,并被SCI所收录。
集思学院正在成为该领域最高级别学术科研评审组认可的科研选送机构
他更是在John Locker Institute Essay Competition(约翰洛克征文大赛)中,得益于之前的学术论文训练,最终获得学科论文一等奖,成为中国学生的第一人。
相比之下,他优异的在校成绩,出色的标化成绩,反而被衬托成了一组苍白的数据。
有幸,我们采访到他的科研项目班主任韩老师以及论文辅导老师许博士;他们在周同学论文发表中,一直陪伴并见证了周同学的进步以及成长。我们希望首先从他人的角度,可以一窥周同学冲击名校成功的秘诀。
许博士
集思学院 论文学术导师
中科院物理化学博士
美国生物物理学会会员
曾发表SCI论文17篇,其中第一作者9篇
“周同学是一位具有优秀学术科研潜质以及学术习惯的学生。”
他在我眼中是什么样的学生
周同学在科研项目的面试前对主导师的研究方向做了很积极的调研,并且在面试中提出了利用冷冻电镜进行的研究的问题,很thoughtful(深思熟虑的)的角度。这一点我认为非常可贵。在我们面试过的百余名学生中,能认真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并不多。
关于周同学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项目过程中,周同学前期跟很多高中生一样,都面临很多标化考试和语言考试的 压力,对科研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略有不足,当时项目的主导师和论文指导团队的老师都表示过一定程度的担忧。但周同学用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以及学术态度打消了我们的顾虑。
他成功发表SCI的秘诀
首先,选题方面,我们考虑到了周同学的兴趣和导师的科研专长,以及目前的前沿的研究方向以及内容,最终决定以“细胞的压力传感离子通道“为主题进行研究。
另外,考虑到周同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设置了一些科研方法论的训练课程,包括如何查阅文献,如何从学术论文的角度进行思考和组织自己的材料,以及如何借助一些科研软件来帮助自己高效工作。周同学学习很认真,适应也很快,后面很快就可以跟上导师的节奏,独立完成自己的研究内容了。
写出一篇完整的论文,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还是非常有挑战的事情。当然,周同学成为同一批学生中唯一一个发表SCI的学生,有一定运气的成分。可是如果没有他提前规划,之前充分的准备以及良好的配合,我相信这样的成绩也很难达到。
他的科研项目班主任韩老师说:
他真的是一个很棒的学生,很礼貌谦虚;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也非常好。说实话,我能很清楚感觉到他在学术方面的潜质跟相比同龄人很突出;但是他依旧会反思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
作为一名高中生,去跟专业领域内的顶级导师做科研,是必然会有压力的。但是他完成得很好,在一个课题组中,只有他的一个人论文最终发表就是很好的证明。
而关于如何能够成功发表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许博士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参加背景提升项目一定要及早规划,毕竟学生从适应科研进程到完全进入写作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论文的完成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参与讨论和反复修改。即使在投稿之后,也需要等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反馈。
需要说明的是,同学们参与的学术会议其实都是有投稿时间要求的;所以及早进行规划,就是我会给出的很重要的一个建议。
另外,论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个人鼓励学生在项目期间,认真学习科研基本技能,针对主题展开相关的探索和文献阅读,发现有趣的问题和值得探索的解决方案。这些能力对学生之后的学习探索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科研是一个充满曲折的过程,你不确定前方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但这些曲折也正是科研的魅力所在。我希望同学们面对困难时,都可以积极保持自己的初心和passion(热情),勇敢探索下去,去感受科研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