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申请两件大事儿:硬性三件套(GPA,标化考试,语言成绩),以及文书。
通常我们说,硬性三件套决定了是否能够获得留学角斗场的入场券,而文书部分则决定了是否能够在残酷的竞争中,最终拿到获胜者的奖励。一篇出彩的文书能够让admission officer一定程度上忽略掉你的硬性短板,最终起到逆风翻盘的作用。
学姐的好友小W,gap一年以后准备申请房地产专业,W爸爸说,没有TOP 30录取就甭去了。好家伙,当时小W差点崩溃。毕竟本科GPA才勉强够看,GRE310+也是考了三次说什么再也不想尝试了,幸而托福倒是给免了。
战战兢兢的小W,找了留学中介,千叮咛万嘱咐签约的老师,一定要挑了一个靠谱的文书老师;文书成稿以后也是看了又看;等offer的时间也是日常三问:出结果了吗?拒了吗?录了吗?
没想到,因为个人经历展现充分,个人文书过于精彩,从第二年三月到四月,叮叮当当收到了好几所TOP 20学校的录取,甚至是康奈尔商学院的offer。
好嘛,拿到录取以后,看着自己男朋友录取不如自己好,小W还要跟学姐抱怨:哼,叫他挑文书老师他不挑,吃亏了!
看看,写个申请文书都有个鄙视链;无怪乎市面上的留学中介,拿着文书老师的背景大写特写,一点不含糊地招揽犹豫不决的学生。
一篇好的文书意味着什么?
它反映了申请人的个人经历,视野,社会履历,甚至是家庭背景。你来自怎么样的家庭,为什么有申请的想法,经历了怎么样的实践,又有了什么样新的认识;而这些内容,怎么样表达出来,吸引招生官的眼光。这些内容,都在明明白白展现申请人综合素质跟能力。
就像小W,跟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蹲足了两个暑假,眼看着首都最高楼的建筑项目从无到有,再到打广告推到市面上。别的不说,学姐就眼瞅着这小姑娘生生晒黑了两个度。但是文书的出彩程度,也是独一无二的。
或者说,一篇出彩的个人文书单独拿出来的吸睛程度,不亚于北上广深相亲角“月入十万两车两房”的自我介绍。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申请文书中暗藏的鄙视链。
九年义务教育背景下的许多人成长轨迹都是相似的:早餐早读课间操,五节课后睡午觉,醒来回班大小测,晚上复习期末考。最大的社会实践可能就是去敬老院做义工,学校里打打辩论赛,校运会50米拿了前三之类的。
在当代学业考核标准的背景下成长的人会有一套统一的“标化思维”,会觉得如果像达到某个目标,就必须要得到什么样的分数去兑换。于是在分数上,大家力争上游,文书上,也在寻找一个靠谱的所谓“保录”模式。
这就催生了一系列文书老师“套用模板”的流水行为,因为公司以往的经验告诉文书老师们“这套模板靠谱”。“优秀”、“奋进”、“有想法”,是对这些文书模板的所有概括。
你为什么选这个专业?因为“I was inspired by...”,因为“I love this major so deep that...”,因为“I hope to devote myself into...”。你为什么选这个学校?因为选别的学校的理由都是一样的。
实际上,这种换汤不换药、没有任何个人履历硬写出来的模板文书是最苍白的。这种流水线生产、没有任何辨识度、连句式都是一样的文书,跟复读机没差。
当有人意识到,你的我的大家的文书都长得差不多的时候,就产生了深深的恐惧:都一样,那招生官怎么认出我来?于是,一些学生开始为文书上的个人履历上堆料。
这个方向是对的。比如我的电影好友小睿,当年就找到哥大了的Alex Smith教授,通过教授的人脉关系,居然联系上了Ryan Gosling(对就是La La Land的男主),还给拍了一部Documentary。
成片发布后,小睿去LA走上了红毯,并且拿到了Alex Smith的推荐信,申请季全程DIY,最后去了USC读研,继续搞她心爱的电影。
我问过一些不敢DIY的朋友。他们都有提到,这些年申请大学的标准越来越高,材料准备也越来越繁琐;所以选择中介看上去是个“绝非最好,但一定不是最差”的选择。大家也还能安慰一下自己,毕竟留学中介的行业经验丰富嘛。
可是很少人意识到:跑道永远不只有一条;另辟蹊径,坚持做自己,也未必不可。
比如小Z,一个“小怪咖”,曾经给自己家落地窗的玻璃全都搞成了渣渣,还在学校实验室搞爆炸过自己重新设计的插线板。硬性的条件勉勉强强刚刚过线,偏偏申请到了以“学术自由”著称的学术重镇芝加哥大学。
说实话,调皮捣蛋谁不会?可是小Z申请的秘密武器可不止这一个。
那履历,啧啧,怕是谁看谁眼红。
不仅发了国际期刊,受邀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还成为约翰洛克征文大赛(John Locke Institute Essay Competition)上第一次得奖的中国学生,金奖!
个人履历就不说了,推荐信也一个个的高大上。哥伦比亚大学分子生物学的教授亲自给写了推荐信,你敢想?
只是天上没有那么多馅饼,天下也没有那么多巧合。
我的表弟阿K很早就知道自己要走CS的路,奈何国内高中给小码农舞弄身姿的地方不多,除了机器人大赛和无线电测向就没别的了,所以他通过集思学院找到了UChicago的CS项目,project owner是芝大的Nick Feamster,是芝大CS专业的dean。
阿K参加了一个machine learning的入门research,后来也顺利拿到了Nick Feamster的介绍信,并把这个research写进了文书里,最后也拿到了UChicago的return offer。
于是学姐发现:申请文书鄙视链顶端的人,从来不拿文书说事儿。
文书只是包装,最强力的武器,分明是藏在文书下面的个人履历,以及文书以外的人脉和推荐信才对。
说到这里,就必须介绍一下上边提到的小伙伴在积累个人履历和人脉时使用的背景提升项目——集思名校科研。
首先,覆盖专业非常广,课题涵盖金融、CS、经济、电影艺术、病理等热门项目:
你要是不喜欢小组科研,也可以看一看下面这些1v1的小项目:
而且师资也是真的强,除了上文提到的芝大和哥大的大牛以外,还有来自MIT,哥伦比亚大学,Emory,帝国理工,CMU的大佬,真的要珍惜和大佬们做科研的机会,人生赢家不是梦:
人人都说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没人告诉你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知道自己要什么,其实是在替你节约生命。将更少的时间花在“确定自己要什么”上,花更多时间在“完成自己想要什么”上,这才是性价比最高的活法。